产品目录
- 配件消耗
- 霍博纳编码器
- 变频器
- 松下集电器
- MOLEX模块
- 穆格伺服阀
- 佳乐软启动
- 西门子模块
- 佳乐固态继电器
- 佳乐监控保护继电器
- 佳乐电感接近开关
- H+L阀
- 法勒滑触线
- CONTINENTAL阀
- 罗宾康调速器
- 罗宾康变频器
- MTS位移传感器
- 康茂盛减压器
- 康茂盛过滤器
- 康茂盛气控阀
- 康茂盛气缸
- 康茂盛电磁阀
- 崇德碳刷
- 川崎柱塞泵
- 德图风速压力仪
- 德图烟气分析仪备用传感器
- MTC 逆变单元
- 德图温湿度记录仪
- 德图温度记录仪
- 德图便携式温度仪
- 德图红外测温仪
- 江森控制器
- 梅特勒托利多传感器
- VAHLE滑触线
- 威格士电磁阀
- 库伯勒编码器
- 传感器
- AVS-ROEMER
- TR编码器
- NAKATA VALVE系列
- SPECTRO光谱仪配件
- 控制器
- 球阀
- 西门子变送器
- 转换开关
- 西门子电机
- MAAG齿轮泵
- 平行轴减速机
- 美国microphor水阀
- 西门子触摸屏
- 带电磁制动电动机
- 可逆电动机
- 涡轮流量计
- VAHLE碳刷
- 西门子气体分析仪
- 开关电源
- 电感接近开关
- 中间继电器
- 固态继电器
- 电感式传感器
- 触摸屏
- 比勒传感器
- BENTLY振动探头接线
- BENDER监测器
- AUMA执行机构
- 施耐德功率模块
- AEG扇形板
- 信号隔离器
- 英博电容器
- MOX模块
- AVS行程开关
- 穆尔继电器
- VIPA模块
- ABB磁场模块
- 过滤器
- 电源板
- 发射器
- ESA触摸屏
- 电源
- 小车锁
- 微断
- 接头
- 压力继电器
- 综保
- 断路器
- 斩波器
- 平板可控硅
- 闪存卡
- 软启动器
- 塑壳断路器
- 综合保护机
- 线圈
- 接触器
- 西门子过压保护器
- 电机
- 滑触线
- 编码器
- 西门子真空接触器
- 传感器换热器
- 法勒碳刷
- 法勒集电器
-
康茂盛气缸
康茂盛气缸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。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;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。涡轮机、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“气缸"。气缸的应用领域:印刷(张力控制)、半导体(点焊机、芯片研磨)、自动化控制、机器人等等。
康茂盛气缸康茂盛气缸
ZBVB3 配件
ZBE101 配件
ZBE102 配件
FQ50-R6U-P45P2 光电开关
6GK5793-6MN00-0AA6 模块
N-30-SW 选择开关
SV-3-M5 选择开关
KFX-ET-620 传感器
CP6701-0001-0020 配件
VT155W000CN 触摸屏
CP1H-XA40DT-D 模块
6ES7392-1AM00-0AA0 40针前连接器
MR0100 传感器
IC65N 4P C63A 断路器
IC65N 2P C40A 断路器
TP-E1U 面板
777059 模块
AEW2-8-GC-H6-050-00E 编码器
6SL3040-1MA00-0AA0 模块
E2E-X8MD1 开关
SGDV-120A01A002000 控制器
SGMGV-13ADC61 伺服电机
IC65N 2P C20A 空气开关
IC65N 2P C63A 断路器
IC65N 3P C63A 断路器
A9V52463 漏保
A9V52240 漏保
1FK71D5-2AC71-1CG0 电机
6FX8002-2DC10-1BJ0 电缆
6FX8002-5CS41-1BJ0 电缆
6SL3060-4AA10-0AA0 电缆
IC65N 3P C63A 空气开关
XCE-145 限位开关
LC1D95M7C 接触器
LC1D65M7C 接触器
A9V52263 漏保
G3TB-OD201P DC5-24 固态继电器
G150-150-M44-2281-2/M44Y-1600-1-1368-3-FL1 I=1:150 凸轮开关
S25-FA50 DN50 PN16 流量计
6SL3060-4AD00-0AA0 电缆
DNC-50-80-PPV-A 电磁阀
S8VM-01505D 开关电源
S8VM-03024D 开关电源
S25-FA100 DN100 PN16 流量计
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
气缸(10张)
能的气动执行元件。气缸有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和做往复摆动两种类型(见图)。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气缸、双作用气缸、膜片式气缸和冲击气缸4种。
①单作用气缸:仅一端有活塞杆,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,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,靠弹簧或自重返回。
②双作用气缸: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,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。
③膜片式气缸:用膜片代替活塞,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,用弹簧复位。它的密封性能好,但行程短。
④冲击气缸:这是一种新型元件。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(10~20米/秒)运动的动能,借以做功。
⑤无杆气缸:没有活塞杆的气缸的总称。有磁性气缸,缆索气缸两大类。
做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,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,向两腔交替供气,输出轴做摆动运动,摆动角小于 280°。此外,还有回转气缸、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。
结构
编辑
气缸是由缸筒、端盖、活塞、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,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:
SMC气缸原理图
1)缸筒
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。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,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.8μm。
SMC、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,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,不用螺母。
2)端盖
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,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。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,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。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,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,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,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,延长气缸使用寿命。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、前倾铜铸件。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,为减轻重量并防锈,常使用铝合金压铸,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。
3)活塞
活塞是气缸中的受压力零件。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,设有活塞密封圈。活塞上的耐磨环可提高气缸的导向性,减少活塞密封圈的磨耗,减少摩擦阻力。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、聚四氟乙烯、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。活塞的宽度由密封圈尺寸和必要的滑动部分长度来决定。滑动部分太短,易引起早期磨损和卡死。活塞的材质常用铝合金和铸铁,小型缸的活塞有黄铜制成的。
4)活塞杆
活塞杆是气缸中重要的受力零件。通常使用高碳钢、表面经镀硬铬处理、或使用不锈钢、以防腐蚀,并提高密封圈的耐磨性。
5)密封圈
回转或往复运动处的部件密封称为动密封,静止件部分的密封称为静密封。
缸筒与端盖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整体型、铆接型、螺纹联接型、法兰型、拉杆型。
6)气缸工作时要靠压缩空气中的油雾对活塞进行润滑。也有小部分免润滑气缸。 [2]
发展历程
编辑
气缸原理源于大炮。
1680年,荷兰科学家霍因斯受到大炮原理的启发,心想如将炮弹的强大力量用来推动其它机械不是挺好吗?他一开始仍用作燃烧爆炸物,将炮弹改成“活塞”,把炮筒作“气缸”,并开一个单向阀。他在气缸内注入,当点燃药后,火猛烈地爆炸燃烧,推动活塞向上运动,并产生动力。同时,爆炸气巨大的压力还推开单向阀,排出废气。而后,气缸内残余废气逐渐变冷,气压变低,气缸外部的大气压又推动活塞向下运动,以准备进行下一次爆炸。当然,由于行程过长,效率太低,他终没有取得成功。但是,正是霍因斯首先提出了“内燃机”的设想,后人在此基础上才发明了汽车用的发动机。
早期汽车使用单缸机
汽车鼻祖卡尔·奔驰和戴姆勒在当年设计制造汽车时,他们不约而同地只用了一个气缸的发动机。就像我们认为一辆汽车不可能使用两台或更多台发动机一样,估计当时的人们也不会想象出还会用两个气缸或更多气缸的发动机。然而现在不同了,先别说发达国家,看看国内汽车广告就会发现,不少厂家总拿发动机的气缸数目和排列形式来说事,卖微型车的极力吹鼓他的车用的是四缸机而非三缸,用v6发动机的一定要把v字弄得醒目惹眼,广告宣传确实起到了很大效果,不少车迷已认同了 “4缸比3缸好”、“6缸比4缸好”、“v型比直列好”、“v型发动机是高级发动机”等概念。国产车中已有近20种车装配了v6或v8型发动机。
单缸发动机的曲轴每转两周才能产生一次燃烧做功,这样它的声音听起来也不连续顺畅,听一听小排量摩托车的声音就知道了。为不能让人接受的是它的运转极不平稳,转速波动较大,而且单缸发动机的外形也不适合装在汽车上。为此,汽车上已见不到单缸发动机上,两缸机也不好找了,少是3缸发动机。国内生产的华利面包车、老款夏利车、吉利豪情和奥拓、福莱尔上,装的都是3缸机。
1升以下的微型车上多用3缸机,1升至2升的发动机一般采用4缸或5缸机。2升以上的发动机大多为6缸,4升以上的发动机使用8缸的占绝大多数。
在相同排量的情况下,增加气缸数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,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。另外,增加气缸数可以使发动机运转更平稳,使其输出扭矩和输出功率更加稳定。增加气缸数可以使气车更容易起动,加速响应性更好。为了提高气车的性能,必须增加气缸数。因此,豪华轿车、跑车、赛车等高性能气车的气缸数都在6缸以上,多者已达到16缸。
但是,气缸数的增加不能无限制。因为随着气缸数的增加,发动机的零部件数也成比例地增加,从而使发动机结构复杂,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,增加发动机重量,提高制造成本和使用费用,增加燃料消耗,并使发动机的体积变大。因此,气车发动机的气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,在权衡各种利弊之后做出的合适选择。
直列发动机(line engine),它的所有气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,它的缸体和曲轴结构简单,而且使用一个气缸盖,制造成本较低,稳定性高,低速扭矩特性好,燃料消耗少,尺寸紧凑,应用比较广泛。其缺点是功率较低。“直列”可用l代表,后面加上气缸数就是发动机代号,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、l4、l5、l6型发动机。